(一)辨證肝病證候有虛、實兩類,但以實證為多見。膽病以膽汁排泄失常為主,常見癥狀有黃疸、口苦等,常見肝膽濕熱證。
(二)施護
1.病情觀察
(1)觀察神志、面色等變化,注意區(qū)別陰黃和陽黃,正確判斷病情。
(2)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zhì)、程度、發(fā)作的時間、伴隨癥狀以及與氣候、飲食、情志、勞倦的關系,避免疼痛的誘發(fā)因素。
2.生活起居護理
(1)環(huán)境應安靜、光線柔和、溫濕度適宜。寒滯肝脈患者多喜暖,室內(nèi)溫度宜偏高;肝陽上亢、肝火上炎及肝陰虛患者多喜涼爽,故室內(nèi)溫度宜適當偏低。
(2)保證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根據(jù)病情指導其做適當?shù)倪\動。
3.飲食護理 肝膽病患者飲食宜清淡易消化,慎食油膩食物,忌辛辣刺激及動火之品,戒煙酒。郁怒之時不宜進食,以免氣食交阻。同時注意養(yǎng)護脾胃,飲食宜定時定量,軟爛適度,多食紅棗、山藥、蓮子、薏苡仁等健脾益氣之品。
(1)肝血虛者,宜多食補血之品,如動物肝臟、紅棗及血肉有情之品。
(2)肝氣郁結(jié)者,宜多食疏肝理氣之品,如佛手、金橘等,常飲玫瑰花茶等。
(3)肝火熾盛者,宜多食清瀉肝火之品,如芹菜、茶葉、綠豆等。要防止木火刑金,多食百合、梨等滋養(yǎng)肺陰之品。亦可用決明子煎湯代茶飲,以清肝明目。忌食羊肉、狗肉等生熱動火之品。
(4)肝陽上亢者,宜食清肝之品,如芹菜、紫菜等,亦可飲用梔子茶(茶葉30g,梔子30g;加水適量,煎湯取汁,每日1劑,上下午分服),以清肝。忌煙酒、油膩、辛辣之品,少食魚腥等發(fā)物。
(5)肝風內(nèi)動者,宜多食平肝潛陽息風之品,如菊花茶、牡蠣等。熱極生風者,可多食清熱息風之品,如蚌肉、綠豆等;血虛生風及陰虛動風者,宜多食滋陰養(yǎng)血息風之品,如甲魚、雞蛋、紅棗蓮子粥、枸杞菊花粥等。忌食肥甘滋膩、辛辣之品。
(6)寒凝肝脈者,宜多食溫經(jīng)散寒之品,如小茴香、茴香菜、荔枝核等。忌食生冷寒涼之品。
(7)肝膽濕熱者,多飲水,宜多食清熱利濕之品,如綠豆、綠豆芽、冬瓜等。
4.用藥護理
(1)滋陰養(yǎng)血補肝的湯劑宜文火久煎,空腹時服用。
(2)注意正確煎煮中藥,如重鎮(zhèn)息風方藥中常用龍骨、牡蠣、羚羊角等質(zhì)地堅硬之藥物,應采取先煎的方法。
(3)肝郁脾虛證中藥宜溫服,惡心嘔吐者宜濃煎頻服,濕熱證者宜涼服。
(4)服用含有大黃成分的中成藥后,要注意觀察大便的次數(shù)及性質(zhì),尤其關注年老體弱的患者。
(5)皮膚或外陰瘙癢,陰囊濕疹者,可用苦參、馬齒莧等煎湯外洗,或龍膽瀉肝湯內(nèi)服、外洗。
5.情志護理
(1)肝為剛臟,性喜舒暢條達,忌抑郁惱怒,故情志護理尤為重要。應盡量避免外界不良刺激,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少生氣動怒,以免誘發(fā)或加重病情。
(2)肝陽上亢者,應注意調(diào)攝情志,謹防暴怒而誘發(fā)中風。
(3)病情穩(wěn)定時,進行體育鍛煉,如氣功、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
6.對癥護理
(1)情志抑郁者,可用拇指指腹按揉太沖、行間、期門、章門、肝俞等穴位,每穴按揉1~2分鐘,每日1次;可以敲打下肢兩側(cè)的肝經(jīng)和膽經(jīng),以加強疏肝解郁的作用;亦可用刮痧板在下肢肝經(jīng)和膽經(jīng)循行區(qū)域刮拭。
(2)寒凝肝脈者,可艾灸神闕穴或隔姜灸3~5壯,或腹灸加督脈灸,或局部用熱水袋熱敷,或用粗鹽500~1000g加2~3片附子炒熱裝入布袋,腹部熱熨30~60分鐘。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