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yǎng)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倍氯f物生機潛伏封藏,陰氣盛極,天寒地凍,草木凋零,那冬季在養(yǎng)生方面我們該注意些什么呢?我們怎么在冬季養(yǎng)精蓄銳,為春天勃發(fā)生機做好準備呢?
一、起居
冬天的起居早睡晚起:比起秋天的睡眠時間還要早一些睡,起床的時間和春天、夏天、秋天不同,這三個季節(jié)要求早起,唯獨冬天要晚一點起床,避免寒氣的侵襲,有易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養(yǎng)生要與陰陽變化規(guī)律相呼應,起居要以調養(yǎng)為主。“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的意思是,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冬天為水,春天為木,如果冬天水涵養(yǎng)不足,春天滋養(yǎng)樹木的能力減弱,春即被疾病困擾。
二、情緒
冬季天凝地閉、傲雪凌霜,容易使人情緒抑郁、昏沉嗜睡,容易產生抑郁情緒,但要隨時使我們的精神處于一種靜養(yǎng)的狀態(tài),要保持平靜,不能妄動。平靜不等于低沉,更不能悲觀,要隨時保持一個好的心態(tài),要平和,以靜為樂,自得其樂,保持冬季的平靜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還可以多做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照射,是調養(yǎng)情緒的天然療法。
三、運動
冬季運動養(yǎng)生的核心,隨時保持肝、脾、腎三經經絡的潤順,從而保持腎、肝、脾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運行。運動時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汗出為宜。運動后注意保暖,冬天氣候寒冷,寒氣凝滯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尤其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在寒冷的季節(jié)高發(fā)。冬季要特別注意保暖,可做一些運動量不大的太極、八段錦、慢跑、瑜伽、站樁等中國傳統(tǒng)鍛煉方式,平時應注意調暢情志,以使氣血調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四、飲食
冬天氣溫低,容易腰膝冷痛、咽干口燥、頭暈耳鳴,冬天養(yǎng)腎十分重要。冬季飲食的原則是藏熱量為主,以平補為主,多吃一些溫性補腎之品,蛋白質脂肪熱量高的,即烏雞、牛肉、羊肉、大鵝、鴿、雞蛋等,以及補腎食物核桃、枸杞、龍眼、黑芝麻、木耳、黑豆、花生、瓜子、榛子等,立冬后適當進補可以使身體強壯還可以御寒。冬季切忌黏硬、生冷、油膩、辛辣,使脾胃陽氣受損,可以服用黑芝麻粳米粥、蘿卜羊肉湯等。
養(yǎng)生小妙招
1. 泡腳
《金匱要略》曰:“冬夜伸足臥,則一身俱暖!比梭w的雙足是命根須根,又稱為“支根”,睡前泡腳可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睡眠,緩解疲勞。由于人體的腳部穴位比較豐富,通過泡腳刺激足底穴位,可以調節(jié)臟腑的氣血功能,具有溫陽作用,民間有“養(yǎng)樹需護根,養(yǎng)人需護腳”的說法。
2. 艾灸
《黃帝內經》有“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的說法,灸法歷史悠久很早就被人們所重視,療效顯著且無副作用,既可祛除疾病,又能強身健體,因此流傳至今。冬季重在養(yǎng)腎,灸者能夠溫補陽氣,散寒祛邪,溫經通脈,行氣活血,養(yǎng)腎重點灸腎俞穴、神闕穴、關元穴等,也可以每天對上述穴位進行按摩達到溫補腎陽、益精填髓等保健治療效果。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