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質特征
氣郁體質常見原因如下:父母遺傳,天生氣質憂郁;工作壓力比較大者,如白領階層、行政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尤其是想法創意多多,權利范圍小小,個性強、有想法,但是上司更強勢的女性最常見;幼年曾經歷過比較大的不良生活事件打擊有關系,比如說單親家庭、寄人籬下、不被重視、自信心受到打擊等等;過度要求完美,不僅對自己,還常挑剔別人;產后氣機不暢。
氣郁體質者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蒼暗或萎黃,精神難以集中,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動或憂郁寡歡,胸悶不舒,經常莫名其妙、不由自主地嘆氣,睡眠不好,心慌頭暈,偏頭痛。精神難以集中,不思飲食,或消化不良,舌淡紅、苔白、脈弦。一且生病則胸肋脹痛或竄痛;時有乳房及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或咽中梗阻,如有異物;或頸項癭瘤;胃脘脹痛,泛吐酸水,呃逆唉氣;腹痛腸鳴,大便泄利不爽。
(二)養生原則
疏肝理氣,補益肝血。氣郁在先、郁滯為本,氣郁體質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氣郁滯不暢引起,也與肺、脾、胃有關,故氣郁體質的調養原則是疏肝理氣,調肺脾胃。
(三)養生方法
1.精神調攝
憂思郁怒、精神苦悶是導致氣血郁結的原因所在。此種人性格內向,神情常處于抑郁狀態,根據《內經》“喜勝憂”的原則,應主動尋求快樂,多參加社會活動和集體文娛活動,常看喜劇、滑稽劇、聽相聲,以及富有激勵意義的電影、電視,勿看悲劇、苦劇。多聽輕松、開朗、激動的音樂,以提髙情志。多讀積極的、鼓勵的、富有樂趣的、展現美好生活前景的書籍,以培養開朗、豁達的意識,在名利上不計較得失,知足常樂。
2.環境調攝
肝氣郁結者的居室應保持安靜,禁止喧嘩,光線宜暗,避免強烈光線刺激。心腎陰虛者居室宜清靜,室內溫度宜適中。
3.飲食調養
氣郁體質者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多食一些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蕎麥、香菜、蘿卜、柚子、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刀豆、香櫞等。氣郁體質者應少食收斂酸澀之物,如青梅、楊梅、烏梅、石榴、南瓜、泡菜、草莓、楊桃、酸棗、李子、檸檬等,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凍飲料等。平時可以適當做:
白梅花茶:白梅花少量沖泡代茶飲;
佛手郁金粥:將佛手15g、郁金12g、粳米60g 一起放入鍋內,加入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調味即可;
佛手內金山藥粥:佛手15g、雞內金12g加水500mL先煮20min取汁后加人山藥30g、粳米150g煮熟而成;
素馨花黃花菜瘦肉湯:將瘦肉約100g、黃花菜30g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h,然后下素馨花5g略煮片刻,調味即可。
4.體育鍛煉
氣郁體質者應多進行體育活動和旅游。因體育活動和旅游均能運動身體,使氣血流通。在此過程中,既欣賞了自然美景,調劑了精神,呼吸了新鮮空氣,又能沐浴陽光,增強體質。也可練習氣功,以保健功、動樁功、強壯功為宜,著重鍛煉呼吸吐納功法,以開郁導滯。
5.藥物養生
常用香附、烏藥、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郁金、陳皮、枳殼、厚樸、丁香、佛手、木香、砂仁等善于疏肝、理氣、解郁的藥物來組成方劑,如越鞠丸、逍遙散、柴胡疏肝飲、半夏厚樸湯、四逆散、小柴胡湯等。若氣郁引起血瘀,當配伍活血化瘀藥。
6.經絡調養
主要經絡穴位如下:任脈(常用穴位有膻中、中脘、神闕、氣海);心包經(內關、郗門、間使);肝經(曲泉、期門);膽經(日月、陽陵泉);膀胱經(肺俞、肝俞、膈俞),可用刮痧或按摩的方法,也可用針刺相應穴位的方法,但須針灸醫師操作。
7.音樂調養
氣郁體質者可選擇舒展、明快、生機勃勃的樂曲,如《春輝曲》、《鮮花調》、《滿庭芳》、《姑蘇行》、《彩云追月》、《翠湖春曉》等,但當氣郁體質者在急切要解除困境時應開始時選一些曲調較為悲涼的樂曲,如《雙聲恨》、《漢宮秋月》、《江河水》等,使郁悶、郁結之氣緩慢隨音樂得到發泄,然后再選擇一些旋律酣暢,朝氣蓬勃的音樂,才可以使心情逐漸愉快,改善不良情緒。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