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2fpgz"></i>
  1. <video id="2fpgz"><input id="2fpgz"></input></video>

    
    

    <track id="2fpgz"></track>
    <b id="2fpgz"></b>
      <video id="2fpgz"><optgroup id="2fpgz"></optgroup></video>

    <source id="2fpgz"></source>
    <video id="2fpgz"><ins id="2fpgz"></ins></video>
    460_81px;
    健康養(yǎng)生
    您當(dāng)前的位置:首頁>健康養(yǎng)生>健康養(yǎng)生
    常見病癥的藥膳治療
    來源(中華中醫(yī)網(wǎng)) 作者(中華中醫(yī)網(wǎng)) 閱讀()

    第一節(jié) 呼吸系統(tǒng)病證

    《一》 感冒 感冒又稱“上呼吸道感染”,中醫(yī)認(rèn)為是因外邪侵襲人體所致。為縮短病程,患感冒時,可根據(jù)辯證選用適當(dāng)藥膳治療。

    1。常見病型

    1) 風(fēng)寒型 主要表現(xiàn)為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喉癢,咳嗽,咯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四肢酸痛,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2) 風(fēng)熱型 身熱較著,微惡風(fēng),汗出不暢,頭脹痛,鼻塞,流黃濁涕,咽喉紅腫疼痛,或口咽干燥,口渴欲飲,咳嗽,痰粘或黃,舌邊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shù)。

    3) 暑濕型 夏季感冒,身熱,微惡風(fēng),無汗或微汗,頭昏重脹痛,心煩,口渴,肢體酸重或疼痛;或口中粘膩,渴不多飲,胸悶,惡心,小便短黃,苔薄黃或黃膩,脈濡數(shù)。

    2。食療中藥

    1) 生姜 性微溫,有一定解表散風(fēng)寒作用。適用于風(fēng)寒型感冒。

    2) 蔥白 有疏散風(fēng)寒、發(fā)汗解表作用。用于風(fēng)寒型感冒輕癥,常與淡豆豉同用。

    3) 淡豆豉 為大豆加工制品,既能疏散表邪,又能宣散郁熱。感冒之風(fēng)寒型、風(fēng)熱型均可應(yīng)用。

    4) 菊花 有疏散風(fēng)熱的作用。可用于風(fēng)熱型感冒,尤以黃菊花較佳。常入藥粥、藥茶中使用。

    3。藥膳復(fù)方

    1)姜糖茶 生姜9克(洗凈切絲),紅糖12克,開水沏,趁熱頓服。服后宜臥床蓋被出微汗。適用于風(fēng)寒型感冒。

    2)蔥豉黃酒湯 連須蔥白30克,淡豆豉15克,黃酒50克。先煎煮豆豉約10分鐘,再放入洗凈切碎的連須蔥白,繼續(xù)煎煮5分鐘,濾出煎液,加入黃酒,趁熱服用。1日分2次服。適用于風(fēng)寒型感冒。

    3)五神湯 荊芥9克,蘇葉9克(洗凈),茶葉6克,生姜9克,煎煮,濾汁去渣,加入紅糖30克,攪拌使糖浴解。1日內(nèi)分?jǐn)?shù)次服用。適用于風(fēng)寒型感冒。

    4)神仙粥 生姜6克,糯米100克(淘洗凈),共煮一、二沸,放入洗凈切碎的連須蔥白30克,繼續(xù)煮,待粥將成時加入米醋10毫升,稍煮,趁熱服用。服后宜蓋被靜臥,微出汗。適用于風(fēng)寒型感冒。

    5)荊芥粥 荊芥9克,薄荷3克,淡豆豉9克,煎煮,沸后5分鐘,濾出藥汁,去渣,加入粳米100克煮粥,稍煮即成。每日2次,溫?zé)岱。適用于風(fēng)寒型感冒。

    6)菊花蘆根茶6克,蘆根21克(鮮者加倍),水煎(或開水沏)代茶飲。適用于風(fēng)熱型感冒。

    7)傘氛薄豉飲 桑葉、菊花各9克,薄荷、淡豆豉各6克,蘆根15克(鮮者加倍)。水煎,1日內(nèi)分?jǐn)?shù)次飲服;或開水沏,代茶飲;硷L(fēng)熱型感冒者宜服。

    8)薄菊粥 薄荷、菊花各9克,桑葉、淡竹葉各6克。水煎,沸后5分鐘,濾出藥汁,去渣,加入粳米100克煮粥,稍煮即成。每日分2次服食。適用于風(fēng)熱型感冒。

    9)薏米扁豆粥 薏苡仁、白扁豆各30克,粳米1000克,共煮成粥。每日分2次服食。適用于暑濕型感冒。

    10)藿香代茶飲 鮮藿香葉、鮮荷葉各12克(干者減半),白糖適量。水煎(或開水沏),代茶飲。適用于暑濕型感冒。

    11)香薷扁豆茶 香薷9克,白扁豆12克(炒黃搗碎),陳皮3克,荷葉6克,白糖適量。水煎(或開水沏),代茶飲。適用于暑濕型感冒。

    《二》 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包括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兩種,均以咳嗽、咯痰、喘息為主要癥狀。中醫(yī)多稱之為“咳嗽”、“痰飲”、“哮喘”等。

    1。常見病型

    1)急性支氣管炎 多為風(fēng)寒型和風(fēng)熱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亦可參照急性支氣管炎辨證論治。

    (1)風(fēng)寒型 咽癢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惡寒、發(fā)熱、無汗、鼻塞、流清涕、頭痛、肝體酸痛等癥,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2)風(fēng)熱型 咳嗽,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黃,常伴惡風(fēng)、發(fā)熱、口渴、汗出、鼻流黃涕、頭痛等癥,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浮滑。

    2)慢性支氣管炎 可分為痰濕、痰熱及肺虛等類型。

    (1)痰濕型 咳嗽,痰多色白、粘膩或稠厚,胸部脘痞悶,食少體倦,苔折膩,脈濡滑。

    (2)痰熱型 咳嗽,痰多色黃、質(zhì)稠或粘厚,氣促胸悶,身熱,口渴,舌質(zhì)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shù)。

    (3)肺虛型 咳嗽時作,氣短聲低,面色蒼白,疲乏無力,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xì)弱者屬肺氣虛;時作干咳,痰少或痰中帶血,盜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熱,或有低熱,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者屬肺陰虛。

    2。食療中藥

    1)杏仁 有鎮(zhèn)咳、祛痰、降氣之效 侗性支氣管炎多用苦杏仁,但因有毒,每日用量不宜超過9克。慢性支氣管炎可用甜杏仁。

    2)荸薺 有清熱、化痰、生津作用。慢性支氣管炎屬痰熱或肺陰虛者皆可常食。每次量為30-60克,以上兩藥都有潤腸通便作用,對支氣管炎兼腸燥便秘者尤為適宜。

    3)百合 有潤肺、止咳作用。慢性支氣管炎屬肺陰虛或痰熱者可常食。每次量為15-30克。

    4)蜂蜜 既能清熱潤肺,也能補(bǔ)虛。慢性支氣管炎屬肺虛者宜常服之,對兼有腸燥便秘者宜。

    5)梨 有清熱潤肺作用 侗、慢性支氣管炎證屬風(fēng)熱、痰熱或肺陰虛者皆可常服食。

    6)白蘿卜 有化痰定喘等作用。一般支氣管炎患者皆可食之,對風(fēng)寒型咳嗽者尤宜。

    7)藕 有養(yǎng)陰、清熱及補(bǔ)虛等作用。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證屬肺陰虛者。

    8)核桃仁 有鎮(zhèn)咳、祛痰及補(bǔ)腎等作用。慢性支氣管炎證屬肺腎虛者宜常食之。

    3。藥膳復(fù)方

    1)蜂蜜蘿卜 蜂蜜30克,白蘿卜1個,干姜3克,麻黃3克,在碗內(nèi)蒸熟,去干姜、麻黃。食蜂蜜蘿卜。適用于風(fēng)寒型急性支氣管炎。

    2)蘇葉杏仁粥 蘇葉、杏仁各9克,陳皮6克。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50克及水適量,煮粥食用。適應(yīng)癥同上。

    3)菊杏代茶飲 菊花、杏仁、桑葉各6克,甘草3克。開水沏,代茶飲。適用于風(fēng)熱型爭性支氣管炎。

    4)銀花杏仁飲 金銀花15克,杏仁、桑葉各6克,桔梗、甘草各3克,開水沏,代飲。適應(yīng)癥同上。

    5)橘紅粥 橘紅12克,杏仁6克。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50克及適量水,同煮為粥。每日服1-2次。適用于痰濕型慢性支氣管炎。

    6)二陳二仁粥 陳皮9克,半夏6克,茯苓12克,薏苡仁、冬瓜仁各15克,水煎,濾汁渣,加粳米100克及適量水,同煮為粥。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應(yīng)癥同上。

    7)復(fù)方川貝梨 川貝母6克,百合15克,荸薺30克,冰糖15克,梨1-2個,共同蒸熟,梨、荸薺、百合及汁一同服食。適用于痰熱型慢性支氣管炎。

    8)蘆根川貝粥 鮮蘆根90克(或蘆根45克),川貝母9克,竹茹12克,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適量水,同煮為粥,加冰糖末15克,稍煮使之溶化于粥中。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應(yīng)癥同上。

    9)復(fù)方雪羹湯 鮮荸薺15克(去皮),海蜇30克(泡發(fā),漂淡,切碎),川貝母9克,加適量水,文火煮1小時。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飲湯,食荸薺及海蜇。適應(yīng)癥同上。

    10)黃□豬肺粥 豬肺100克,洗凈,加適量水,煮七成熟,撈出,切成丁塊備用;黃□30克,水煮,濾汁,加粳米100克,豬肺丁及豬肺湯適量,同煮為粥,調(diào)入適量蔥、姜、食鹽、味精等。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用于肺氣虛型慢性支氣管炎。

    11)復(fù)方蛤蚧酒 蛤蚧1對(去頭足,粗碎),冬蟲夏草15克,黃□30克,白酒1000克,置陶瓷或玻璃容器中,密封浸泡20天,濾取上清液。每日早晚各空腹飲10-20毫升。其藥渣可再加適量白酒浸泡1次。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證屬肺腎虧虛者。

    12)百玉二冬粥 百合30克,玉竹、天門冬、麥冬各12克,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適量水,同煮為粥,加入蜂蜜15克。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屬肺腎陰虛者。

    13)滋肺五汁飲 荸薺、鮮藕、白蘿卜各250克,梨500克,切碎,絞汁,加蜂蜜250克,混勻,置冰箱內(nèi)保存。每日服2-3次,每次30毫升。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證屬痰熱或陰虛者。

    14)四仁雞子粥 白果、甜杏、核桃仁、花生仁按1∶1;2∶2比例,混合,研末,和勻,每日清晨。玻翱耍与u子1只,煮1小碗服下,連服半年。對緩解慢性支氣管炎咳喘有效。

    《叁》 肺炎

    按病理解剖可分為大葉肺炎、支氣管肺炎和間質(zhì)性肺炎。本病是因感染細(xì)菌、病毒或其他病原體所致;中醫(yī)認(rèn)為乃邪熱犯肺而成。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咯痰、喘促、胸悶等。根據(jù)其不同階段的癥狀特點,可選擇適應(yīng)藥膳作為輔助治療。

    1。常見病型

    1)風(fēng)熱犯肺 肺炎初期,發(fā)病較急,初起惡寒或寒戰(zhàn),發(fā)熱,咳嗽,痰量少、色白而粘,胸悶或隱痛,口渴,無汗或少汗,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2)肺熱壅盛 高熱,煩渴多飲,咳嗽加劇,咯痰黃稠,或痰帶血絲,或咯鐵銹色痰,呼吸急促,胸悶胸痛,面色紅赤,或口唇微紫,舌質(zhì)紅,苔黃,脈滑數(shù)。

    3)氣陰兩傷 恢復(fù)期,熱退,咳輕,痰量減少。如兼口干、心煩、低熱、盜汗、舌質(zhì)紅、脈細(xì)數(shù),為肺陰耗傷;若兼氣短懶言、自汗、倦怠乏力,為肺氣虧虛。

    2。食療中藥 在上述感冒、支氣管炎的食療中藥中,能疏散風(fēng)熱的菊花、淡豆豉等,均可適用于肺炎初期證屬風(fēng)熱犯肺者;能清熱化痰或養(yǎng)陰潤肺的荸薺、百合、梨、藕、蜂蜜等,亦可用于肺炎證屬肺熱壅盛或肺陰耗傷者。

    1)大蒜 其有效成分大蒜素有很強(qiáng)的抗菌作用,故大蒜汁、大蒜糖漿均可適用于治療肺炎。可服5%大蒜汁,每次20毫升,每日4次;或服10%的大蒜糖漿,每次15-20毫升,每4小時1次。

    2)馬齒莧 為一年生草本植物馬齒莧的全草,是一種可食用的野菜,有清熱、涼血、解毒作用,對多種細(xì)菌有抑制作用。馬齒莧30克,粳米50克,共煮為粥,每日服食1-2次,可作為肺炎的輔助治療。

    3。藥膳復(fù)方

    肺炎初起證屬風(fēng)熱犯肺者,可參照風(fēng)熱型感冒或風(fēng)熱型急性支氣管炎的藥膳復(fù)方應(yīng)用。隨著肺炎地進(jìn)一步發(fā)展,當(dāng)呈現(xiàn)肺熱壅盛癥狀時,可配用痰熱型支氣管炎的藥膳復(fù)方。肺炎恢復(fù)期出現(xiàn)氣陰兩傷者,可參照肺虛型慢性支氣管炎的藥膳復(fù)方應(yīng)用。下面再選介幾個處方。

    1)復(fù)方銀菊茶 金銀花21克,菊花、桑葉各9克,杏仁6克,蘆根30克(鮮者加倍),水煎,去渣,加入蜂蜜30克,代茶飲。適用于肺炎初起證屬風(fēng)熱犯肺者。

    2)蘆根竹瀝粥 蘆根60克(鮮者加倍),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50克和適量水,共煮為稀粥,加入竹瀝30克,冰糖15克,稍煮后即可服食,每日1-2次。肺炎證屬肺熱壅盛者,可服此粥,作為輔助治療。

    3)復(fù)方魚腥草粥 魚腥草、金銀花、蘆根、生石膏各30克,竹茹9克,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適量水,共煮為稀粥,加冰糖30克,稍煮。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應(yīng)癥同上。

    4)五汁飲 荸薺汁、鮮蘆根汁、鮮藕汁、梨汁、麥冬汁各等量混合。每次飲服30毫升,每日3次。適用于肺炎恢復(fù)期證屬肺陰耗傷,表現(xiàn)為低熱、口渴和心煩者。

    《四》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因變態(tài)反應(yīng)引起的支氣管痙攣、粘膜水腫和分泌物增多,臨床以陣發(fā)性呼吸困難、哮喘、咳嗽和咯痰為特征。本病屬中醫(yī)“哮喘”范疇。藥膳食療可依其具體臨床表現(xiàn)辨證選用。

    1。常見病型

    1)發(fā)作期有寒哮、熱哮兩種證型。

    (1)寒哮 呼吸急促,喉中哮鳴,胸悶憋氣如窒,面色晦滯帶青,形寒肢冷,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天冷或受寒易發(fā)作,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2)熱哮 喘急氣粗,喉中痰鳴如吼,陣陣嗆咳,痰黃稠粘,不易咯吐,煩悶不安,面赤口苦,口渴喜飲,汗出,或兼發(fā)熱,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2)緩解期多表現(xiàn)為肺虛、脾虛、腎虛。

    (1)肺虛 常易感冒,氣短聲低,自汗怕風(fēng),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fā)哮喘,舌質(zhì)淡,脈細(xì)弱。

    (2)脾虛 平素食少脘悶,倦怠無力,大便溏薄,或食油膩后易腹瀉,往往因飲食不當(dāng)而誘發(fā)哮喘,舌質(zhì)淡,脈緩無力。

    (3)腎虛 平素短氣息促,吸氣不利,動則喘甚,勞累后易發(fā)作哮喘,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偏陽虛者,癥見畏寒肢冷,舌質(zhì)胖嫩,脈沉細(xì);偏陰虛者,癥見手足心熱,心煩,顴紅,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

    2。食療中藥

    1)銀杏 又稱白果,有斂肺氣、平痰喘之功。適用于哮喘痰多者。每日用量3-9克或5-10枚,入煎劑,或煮熟、炒熟食。本品有毒,不可服食過量更不能生吃,以免中毒。銀杏9克(炒,去殼),加水煮熟,加入適量蜂蜜,連湯食之,可作為支氣管哮喘或肺結(jié)核咳嗽的輔助療法。

    2)椒目 即花椒的種子,有平喘、消腫之功。將椒目研為細(xì)粉,裝入膠囊,每粒裝0 .4克。每次服6-8粒,每日2-3次,服3-7天為1療程。對支氣管哮喘有一定作用。

    3)豬睪丸 有一定止哮喘作用。將豬睪丸煮熟,連湯服食,可治支氣管哮喘。成人每次服2個,兒童酌減(2-5歲者可服半個),每日2次,連服7-10日。

    4)蚯蚓 又稱地龍,有清熱、平喘之功,故用于治療熱哮?蓪Ⅱ球靖杀貉屑(xì)粉,裝入膠囊服用。每次服3克,每日2-3次,對支氣管哮喘有一定療效。

    3。藥膳復(fù)方

    1)麻黃干姜粥 麻黃、干姜各6克,甘草3克,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和適量水,共煮為粥,粥將成時撒入蔥白(切碎)3克。1日內(nèi)分2次服食?勺鳛楹妮o助治療。

    2)加味貝母梨膏 川貝母30克,杏仁20克,前胡15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10克,橘紅30克,雪梨6個,冬瓜條100克,冰糖150克,白礬適量。先將石膏、杏仁、前胡、甘草共煎煮,濾取汁約500毫升;冬瓜條切成黃豆大顆粒,川貝母打碎,橘紅研成粉;雪梨去皮,搗爛,調(diào)入白礬水;入冬瓜粒、冰糖屑、貝母、橘紅粉,再倒入藥汁,共盛大碗內(nèi)和勻。置蒸鍋中,隔水蒸約50分鐘,呈粘稠膏狀即成?煞?jǐn)?shù)日酌量服用。適用于熱哮。

    3)加味期頤餅 生芡實180克,生山藥、生苡米各90克,軋細(xì),過羅,置盆內(nèi)浸以沸水,半日許;再入芡實、山藥、苡米及白面400克,白砂糖適量,用所浸原水,和作極薄小餅,烙成焦黃色,隨意食之。有補(bǔ)肺脾腎及祛痰除濕之功效,宜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經(jīng)常服食。

    4)參蛤蟲草酒 人參、冬蟲夏草、核桃仁各30克,蛤蚧1對(去頭足),白酒2000克,置陶瓷或玻璃容器中,密封浸泡20克,濾取上清液。每日早晚各空腹服10-20毫升。藥渣可再加適量白酒浸泡1次再服。有補(bǔ)肺腎、助陰氣、納氣定喘的作用。適用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證屬肺腎兩虛者。

    5)參□蟲草乳鴿 人參3克(或黨參15克),黃□、茯苓各15克,白術(shù)9克,陳皮、冬蟲夏草各6克,乳鴿(未換毛的幼鴿)1只(去毛和內(nèi)臟),一并置于大碗中,加水適量,置于蒸鍋中,隔水燉至乳鴿熟,加少量食鹽、味精。食鴿肉、飲湯。適用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證屬肺脾腎俱虛者。

    6)胎盤睪丸粉 人或動物的胎盤1具,等量羊睪丸(或豬睪丸),在烘箱內(nèi)烘干,研為細(xì)粉,混勻,裝入膠囊。每次2-3克,每日服2次。適用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對有腎虛見癥者尤宜。

    7)蜂蜜核桃仁 蜂蜜、核桃仁各250克,置瓷罐或大口玻璃瓶內(nèi),置蒸鍋中蒸熟。每日適量服食。適應(yīng)癥同上。

    第二節(jié) 消化系統(tǒng)病證

    《一》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均以胃脘疼痛為主要癥狀,故中醫(yī)多稱之為“胃脘痛”。其病因、治療及病后調(diào)養(yǎng)等均與飲食密切相關(guān)。

    1。常見病型

    1)胃寒 胃痛暴作,遇冷加劇,得暖則減,喜熱飲食,苔薄白,脈弦緊。

    2)氣滯 胃脘脹痛,牽連兩脅,噯氣頻繁,每因氣怒而加重,苔薄白,脈沉弦。

    3)食滯 胃脘飽脹而痛,惡心,噯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減,苔厚膩,脈弦滑。

    4)瘀血 胃脘疼痛拒按,或痛如針刺,痛處固定,甚則嘔血、黑便,舌質(zhì)紫黯,或有瘀斑,脈弦澀。

    5)陰虛 胃脘隱痛,并感灼熱,口燥咽干,舌紅少津,脈細(xì)數(shù)。

    6)虛寒 胃脘隱痛,喜得溫按,空腹痛甚,進(jìn)食痛減,神疲乏力,納少便溏,甚則手足不溫,舌質(zhì)淡,脈沉細(xì)或遲緩。

    2。食療中藥

    1)生姜 有溫中散寒之效。凡證屬胃寒或虛寒者均可應(yīng)用。常用量為3-9克。

    2)干姜 其溫中散寒作用較生姜為強(qiáng)。適用于胃寒或虛寒型胃脘痛。應(yīng)用量為3-9克。

    3)川椒 又名花椒、蜀椒。有暖脾胃、散寒邪的功效。適應(yīng)癥同上。常用量為3-6克。

    4)胡椒 能溫脾胃、驅(qū)寒邪。適應(yīng)癥同上。入煎劑內(nèi)服,其常用量為1。5-3克;作粉劑內(nèi)服,其常用量為0。3-0。9克。

    5)橘皮 又名陳皮。有理氣健胃之功。適用于氣滯型胃脘痛。常用量為3-9克。

    6)蘿卜 能下氣化積,寬中健胃。適用于氣滯或食積型胃痛。

    7)豬肚 能健脾胃,補(bǔ)虛損 隊入溫中散寒藥燉爛后服食。適用于虛寒型胃痛。

    3。藥膳復(fù)方

    1)良附粥 良姜、香附各9克,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適量水,共煮成粥。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用于胃痛證屬胃寒或兼氣滯者。

    2)暖胃雞 公雞1只,去皮及內(nèi)臟,洗凈,剁成塊,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生姜6克,砂仁、丁香、良姜、肉桂、橘皮、蓽茇、川椒、大茴香各3克,蔥、醬油、食鹽適量,以文火燉爛,撒入胡椒面少許。酌量吃雞肉飲湯。適用于胃痛證屬虛寒或胃寒者。

    3)行氣健胃粥 砂仁3克,橘皮、枳殼、佛手各6克。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適量水,共煮成粥。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用于氣滯型胃痛。

    4)復(fù)方橘皮茶 橘皮、佛手各9克,切為細(xì)絲,玫瑰花3克。開水沏,代茶飲。適應(yīng)癥同上。

    5)加味叁仙粥 神曲、山楂、炒麥芽、炒谷芽各12克,橘皮6克,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適量水,共煮成粥。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用于食滯型胃痛。

    6)叁七藕汁燉雞蛋 雞蛋1個,打入碗中,加鮮藕汁30毫升及叁七末3克,攪拌勻,置鍋內(nèi)隔水燉熟。1日服食1-2次。適用于瘀血型胃痛。

    7)玉石梅楂飲 玉竹、石斛、生山楂、白芍各6克,烏梅、甘草各3克。水煎,代茶飲。陰虛型胃痛者可經(jīng)常飲用。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缺乏者亦可飲用。

    8)溫中健胃餅 山藥、白術(shù)、茯苓各60克,干姜30克,陳皮15克,共為細(xì)末,加胡椒面3克,混勻,與面粉1000克一起加水和面,做成餅干樣的小餅,置烘箱內(nèi)烘熟。適用于虛寒型胃痛,平時可隨意適量服食。

    9)胡椒砂仁燉豬肚 豬肚1只,洗凈,置沙鍋中,加水適量;加入胡椒、砂仁、干姜各6克,陳皮、肉桂各3克,蔥、醬油、食鹽適量。以文火燉爛,酌量食用。適用于胃寒或虛寒型胃痛。

    《二》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種影響全身的慢性疾病,其病理變化主要是肝實質(zhì)細(xì)胞的廣泛破壞、變性、壞死與再生,纖維組織增生,以致使正常的肝結(jié)構(gòu)紊亂。按其臨床表現(xiàn)分為功能代償期和失代償期兩個階段。本證屬中醫(yī)“脅痛”、“積聚”、“鼓脹”等范疇。

    1。常見病型

    1)代償期 可按脅痛、積聚辨治。場爾的有以下證型。

    (1)氣滯 表現(xiàn)為脅肋脹痛,走竄不定,脅痛與情志有關(guān),伴胸悶、噯氣、腹脹等,苔薄白,脈弦。

    (2)血瘀 脅肋刺痛,痛有定處,肝脾腫大,舌質(zhì)紫暗,或有閼斑,脈沉澀。

    (3)脾虛 倦怠乏力,納呆食少,或有便溏,滔腫,舌質(zhì)淡,脈細(xì)緩。

    (4)陰虛 脅肋隱痛,頭暈?zāi)垦,口干咽燥,心煩,手足心熱,腰膝酸軟,失眠多夢,舌紅少苔,脈細(xì)弦而數(shù)。

    2)失代償期 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腹水,可按鼓脹辨治,有氣鼓、水鼓、血鼓之分。

    (1)氣鼓 腹脹大如鼓,但按之不硬,時大時小,時輕時重,胸滿膈塞,小便知澀不利,脈弦。

    (2)水鼓 腹大如鼓,按之滿實,如囊裹水,轉(zhuǎn)側(cè)有聲,或兼肢體浮腫,小便減少,苔白膩,脈沉弦滑。

    (3)血鼓 腹大如鼓,青盤怒張,腹中有塊,身體消瘦,面色黃黑,小便不利,大便黑,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脈沉弦或澀。

    2。食療中藥

    1)玉米須 有利水消腫之效。玉米須30-60克水煎服,或水煎代茶飲,可用于治療肝硬化腹水。

    2)冬瓜皮 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常用量15-30克。適應(yīng)癥同上。

    3)赤小豆 能利水消腫。常用量為9-30克。適應(yīng)癥同上。

    4)鯉魚 能利水消腫?勺鳛楦斡不顾妮o助食療,如配合其他利水藥則效果更佳。鯽魚也有類似功效。

    3。藥膳復(fù)方

    1)行氣健胃粥

    2)復(fù)方橘皮茶 兩方均見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部分,亦可用于早期肝硬化證屬氣滯者。

    3)佛花茶 佛手9克,玫瑰花6克。開水沏,代茶飲。適應(yīng)癥同上。

    4)復(fù)方桃仁粥 桃仁9克,陳皮6克,生山楂12克,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適量水,共煮為粥。1日內(nèi)分2次服?捎糜谠缙诟斡不C屬氣滯血瘀者。

    5)復(fù)方參□豬肉湯 黨參、黃□、茯苓各12克,白術(shù)9克,靈芝、陳皮、佛手各6克,砂仁3克,瘦豬肉100克,蔥、姜、醬油、食鹽適量,加水適量,以文火燉爛熟,食肉飲湯。適用于早期肝硬化證屬肝郁脾虛者。

    6)歸杞甲魚湯 當(dāng)歸、枸杞子各9克,熟地、麥冬、女貞子、山藥、陳皮各6克,以紗布袋盛之;將鱉1只宰殺,開膛,取出內(nèi)臟,洗凈;把盛藥的紗布袋置于鱉體腔內(nèi),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水及蔥、姜等調(diào)料,文火燉爛熟,取出藥袋,吃鱉飲湯。適用于早期肝硬化證屬陰虛者。

    7)香佛萊菔粥 香櫞、佛手各9克,水煎,濾汁去渣,加入炒萊菔子15克(研末)、粳米100克及適量水,共煮為粥。1日內(nèi)分2次服。適用于肝硬化表現(xiàn)為氣鼓者。

    8)復(fù)方玉米須飲 玉米須30克,冬瓜皮、茯苓皮各15克,水煎,去渣取汁,作飲料日常飲服。適用于肝硬化腹水表現(xiàn)為水鼓者。

    9)利水鯉魚湯 鯉魚1條(重約250-500克者),去鱗及內(nèi)臟,洗凈,置沙鍋內(nèi),加入玉米須、赤小豆各30克,冬瓜皮、茯苓、豬苓、澤瀉各15克,陳皮6克,水及蔥、姜適量,文火燉至魚爛熟,食魚飲湯。適應(yīng)癥同上。

    10)復(fù)方赤豆粥 赤小豆、苡米、粳米各30克,陳皮末3克,共煮為粥,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應(yīng)癥同上。

    11)赤桃歸苓粥 赤芍、桃仁、當(dāng)歸各9克,水紅花子、陳皮各6克,茯苓、豬苓各12克,水煎,濾汁去渣,加赤小豆30克、粳米60克及水適量,共煮為粥。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用于肝硬化表現(xiàn)為血鼓者。

    《叁》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現(xiàn)為嘔血、黑便或便血,屬中醫(yī)“吐血”、“便血”等范疇。小量出血或大量出血經(jīng)緊急處理控制后,可適當(dāng)以藥膳調(diào)治。

    1。常見病型

    1)胃熱 吐血鮮紅或紫黯,場緞有食物殘渣,口臭,脘腹悶脹,甚則疼痛,大便色黑或便秘,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2)肝火 吐血鮮紅或紫黯,心煩易怒,口苦脅痛,失眠多夢,舌質(zhì)紅絳,脈弦數(shù)。

    3)氣虛 吐血纏綿不止,時輕時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氣短心悸,面色蒼白,舌質(zhì)淡,脈細(xì)弱。

    2。食療中藥

    1)黃花菜 又名金針菜。本品熟食有清肝、涼血、止血作用。上消化道出血屬胃熱或肝火者,可食本品作為輔助治療。

    2)蕹菜 又名空心菜、無心菜。本品食用(生食或熟食)能清胃腸之熱。適用范圍同上。

    3)藕 鮮藕能涼血行瘀。胃熱或肝火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者,可飲鮮藕汁作為輔助治療。

    4)木耳 又名黑木耳。有涼血止血之效。本品炒炭存性,研末沖服或入藥煎服有止血作用。適應(yīng)癥同上。

    5)小薊 又稱刺兒菜,為民間常食之野菜。本品有清熱、涼血、止血作用。以鮮小薊煮湯或生食皆可。適應(yīng)癥同上。

    6)薺菜 有涼肝、止血作用。生食熟食皆可?勺鳛樯舷莱鲅C屬肝火者的輔助食療。

    7)槐花 有清熱、涼血、止血作用。本品煎湯代茶飲,可作為便血的輔助治療。

    3。藥膳復(fù)方

    1)茅根小薊飲 鮮白茅根、鮮小薊各30-60克,洗凈,絞取汁。1日內(nèi)分2次飲服?勺鳛樯舷莱鲅C屬胃熱或肝火者的輔助治療。

    2)黃花菜飲 黃花菜、鮮藕(切片)各60克,白茅根30克,共煎湯服。適應(yīng)癥同上。

    3)叁七藕汁燉雞蛋 方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部分。適應(yīng)癥同上。

    4)叁七叁汁奶 鮮白茅根、鮮藕、鮮小薊各30克,洗凈,絞取汁,與牛奶100毫升混合,加入叁七末3克,飲服。適應(yīng)癥同上。

    5)加味梔子仁粥 白茅根30克,水煎,濾汁,渣,入鮮藕片60克,粳米100克,同煮為粥,粥將熟時,調(diào)入梔子仁細(xì)末6克,稍煮即成。1日內(nèi)分2次服食。上消化道出血證屬肝火者可服此粥作為輔助治療。

    6)復(fù)方蓮粥沖白及 蓮子(去皮心)、山藥各30克,粳米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1日內(nèi)分2次,每次調(diào)服白及粉3克。上消化道出血屬氣虛者宜服此方作為輔助治療。

    7)參□叁七燉雞 嫩母雞1只,宰殺,去毛,開膛,內(nèi)臟,洗凈;把黃□、黨參各15克,白術(shù)9克,叁七、陳皮各6克用紗布袋盛好,放入雞腹腔內(nèi);將雞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加入適量蔥、姜、食鹽,文火燉至雞爛熟,取出藥袋,食肉飲湯。適應(yīng)癥同上。

    《四》 急、慢性腸炎

    急、慢性腸炎可由多種病因引起,但都以腹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故屬中醫(yī)“泄瀉”范疇。本病可配合適當(dāng)藥膳作為輔助治療或病后調(diào)理之用。

    1。場爾癥型

    1)寒濕(或風(fēng)寒) 泄瀉清稀,甚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或伴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肢體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

    2)濕熱(或暑熱) 泄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

    以上兩型均屬感受外邪所致,為急性腸炎的兩種常見病型。

    3)脾虛 大便時溏時瀉,水谷不化,飲食不調(diào)或稍多食油膩之物,即大便次數(shù)增多,食欲不振,食后脘悶不舒,倦怠乏力,面色萎黃,舌質(zhì)淡,苔白,脈細(xì)弱。

    4)腎陰虛 黎明前,腹部疼痛,腸鳴即瀉,瀉后則安,腹部畏寒,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質(zhì)淡,苔白,脈沉細(xì)。

    2。食療中藥

    1)煨姜 即將鮮生姜洗凈,用草紙包裹,在清水中浸濕,置近火處煨制,以草紙焦黑,姜熟為度。寒濕或風(fēng)寒型泄瀉用之為宜。常用量為3-9克。用生姜、干姜亦可。

    2)川椒 能散寒、燥濕。用于治療寒濕型泄瀉較宜。常用量為3-6克。

    3)山藥 能補(bǔ)脾腎、止泄瀉宜炒黃用。常入藥糕,用以治療慢性腸炎證屬脾虛、腎虛者。常用量為12-20克。

    4)茯苓 能健脾益胃、滲濕利水。可用于治療慢性腸炎證屬脾虛者。常用量為6-12克。

    5)薏苡仁 又名薏米,苡仁。有健脾、利濕、止瀉之效。或炒用。適應(yīng)癥同上。常用量為9-30克。

    6)芡實 有健脾、益腎、止瀉之效。適應(yīng)癥同上。常用量為9-15克。

    7)白扁豆 為補(bǔ)脾、除濕之良藥。適應(yīng)癥同上。常量為9-21克。

    8)蓮子 有健脾、益腎、止瀉之良效。適應(yīng)癥同上。常用量為6-15克。

    3。藥膳復(fù)方

    1)藿香煨姜粥 藿香、煨姜各6克,防風(fēng)、白豆蔻各3克,水煎,濾汁去渣;加用粳米100克,加水適量,煮成粥,加入藥汁,稍煮成稀粥。趁熱服粥,以出微汁為佳。適用于寒濕或風(fēng)寒型泄瀉。

    2)干姜粥 干姜、高良姜各4。5克,白豆蔻3克,水煎,濾汁去渣,加入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及水適量,共煮為粥。1日分2次服食。適用于寒濕型泄瀉。

    3)復(fù)方荷葉茶 鮮荷葉、鮮竹葉、鮮扁豆花、鮮藿香各6克,水煎,代茶飲。適用于濕熱或暑濕型泄瀉。

    4)車前扁豆粥 車前草15克,淡竹葉、干荷葉各9克,水煎,濾汁去渣;另用白扁豆、薏苡仁各30克,粳米60克及適量水,共煮成粥,加入藥汁,稍煮成稀粥。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應(yīng)癥同上。

    5)八珍糕 薏苡仁、芡實、扁豆、蓮子、山藥各90克,黨參、茯苓各60克,白術(shù)30克,白糖240克,共研細(xì)末,同白米粉適量混勻,加水和勻,蒸熟為糕,可隨意食之。若切塊、烘干,可貯存,平素常食。此方有益氣、健脾、滲濕之效。慢性腸炎屬脾虛泄瀉者服之最宜。

    6)山藥蓮芡粥 山藥、芡實、蓮子、扁豆、薏苡仁各15克,大棗10枚,粳米75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應(yīng)癥同上。

    7)金櫻子粥 金櫻子12克,炮姜、肉豆蔻各6克,五味子3克,水煎,濾汁去渣,加蓮子、芡實、山藥各15克,粳米50克及適量水,共煮成粥。1日分2次服食。適用于慢性腸炎屬腎陰虛泄瀉者。

    8)加味附子粥 制附子、炮姜、肉豆蔻、補(bǔ)骨脂各6克,茯苓15克,水煎2個小時,濾汁渣,加粳米100克及適量水,共煮成粥,加入適量紅糖。1日分2次服食。適應(yīng)癥同上。

    第叁節(jié) 心血管系統(tǒng)病證

    《一》 高血壓病

    藥膳既可作為高血壓病的輔助療法,以可作為該病的預(yù)防、康復(fù)以及保健之用。

    1。常見病型

    根據(jù)本病常有的眩暈、頭痛等癥狀,中醫(yī)辯證多分為肝火上炎、肝腎陰虛、陰虛陽亢叁種類型。

    1)肝火上炎 主要表現(xiàn)為頭脹痛,頭暈,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或有耳鳴、耳聾,心煩失眠,每因惱怒或煩勞而加重,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數(shù)。

    2)肝腎陰虛 主要表現(xiàn)為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口干目澀,失眠多夢,手足心熱,腰膝酸軟,神疲健忘,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xì)弦或細(xì)弦數(shù)。

    3)陰虛陽亢 除具有肝腎陰虛的一些證候外,尚兼有頭脹痛較重,面時潮紅,急躁易怒,心煩,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細(xì)數(shù)。

    2。食療中藥

    1)山楂 有降低血壓的作用。每日服用9-15克。適用于高血壓病或兼患高脂血癥、冠心病者。

    2)菊花 有降壓作用。每日服用6-12克,可長期代茶飲用。適用于肝火上炎或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

    3)芹菜 本品所含芹菜素有降壓作用。鮮芹菜250克,切細(xì)絞汁,每日分2次服;或以鮮芹菜30-60克煎湯服(不宜久煎)。適用于肝火上炎或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

    4)洋蔥 有防治高血壓的作用。可搗汁飲用或炒菜食用。

    5)大蒜 所含大蒜□能降低血壓。可生食、煨食、煮粥、煎湯或搗泥丸服。

    6)胡蘿卜 可生食,或煮食、煎湯、絞汁服。

    7)薺菜 宜鮮品絞汁或煎湯服,亦可炒食。適用于肝火上炎型高血壓病。常用量為每次30-60克。

    8)昆布 所含海帶氨酸有降壓作用。一般每日服15-60克?芍笫郴蚣鍦,亦可入丸、散。

    9)草菇 宜鮮品煮食或炒食。常用量為每次30-60克。

    10)其他 銀耳、黑木耳、茭白、蘋果、梨、柿、橘等,均可選擇食用。此外,玉米須煎水飲服,亦有降壓、利尿作用。

    3。藥膳復(fù)方

    1)山楂菊花代茶飲 山楂12、菊花9克,開水沏,代茶飲。高血壓病或兼高脂血癥、冠心病者均可常服。肝火上炎型、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亦可配用。

    2)菊槐綠茶飲 菊花、槐花各3-6克,綠茶3克,開水沏,代茶飲。適應(yīng)癥同山楂菊花代茶飲。

    3)雪羹湯 荸薺、海蜇頭各100-200克,煮湯,每日分2-3次服。適用于高血壓病而兼見痰濁表現(xiàn)者,臨床以眩暈、頭痛、胸脘滿悶或有嘔惡痰涎、舌苔白膩、脈弦滑為特征。

    4)雙耳湯 銀耳、黑木耳各9-12克,以溫水浸泡,洗凈后,放入碗中,加適量水和冰糖,置鍋中蒸1小時后取出,吃銀耳、黑木耳,飲湯。每日1-2次。適用于高血壓病、動脈硬化或兼有眼底出血者,以肝腎陰虛型尤為適宜。

    5)芹菜大棗湯 鮮芹菜(下部莖段)60克、大棗30克,加水適量煎湯服。每日分2次服用,可連續(xù)服1個月以上。

    6)山楂決明湯 山楂、決明子各15-30克,加水適量,煎湯服,或開水沏代茶飲。適用于高血壓病合并高脂血癥又兼便秘者。大便不秘結(jié)時,決明子量宜酌減。

    7)玉米須龜湯 將龜1只(500克以上),放入盆中,倒入熱水,待排盡尿,洗凈,去頭足,除內(nèi)臟,放入沙鍋內(nèi),將洗凈的玉米須120克也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開,再用文火慢煮至熟透。食龜肉,飲湯。適用于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

    8)菊花山楂粥 干菊花(去蒂)、山楂片各9-12克,研為粉末。以粳米45-60克,冰糖少許,加水500毫升,煮至米開而湯未稠時,調(diào)入菊花、山楂末,然后改文火煎煮片刻,粥稠火停,蓋緊燜5分鐘,待稍溫服食,每日1-2次。高血壓病或合并高脂血癥、冠心病者均可服用,冬季停服。

    9)海帶綠豆湯 綠豆90克,海帶45克,加水及冰糖適量,煮開后改文火,待綠豆、海帶煮爛,食用。常服有預(yù)防高血壓病、高脂血癥之功效。

    以上各方,可擇其一二合口、有效者久服。

    《二》 冠心病

    冠心病屬中醫(yī)“胸痹”、“真心痛”及心悸等范疇。藥膳療法對本病的防治和康復(fù)均有助益。

    1。常見病型

    中醫(yī)認(rèn)為,本病多屬本虛標(biāo)實之證。不同患者之標(biāo)本虛實有其不同的具體情況,其中尤以氣虛血瘀證為場爾。

    1)本虛證 有氣虛、陰虛、陽虛之不同。心氣虛者,表現(xiàn)為氣短胸悶,動則喘息,倦怠乏力,心悸懶言易出汗,心前區(qū)隱痛,舌質(zhì)偏淡、有齒痕,脈虛細(xì)緩或結(jié)代;心陰虛者,表現(xiàn)為心悸心煩,失眠,頭暈,口干咽燥,盜汗,心前區(qū)灼痛,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細(xì)數(shù);心陽虛者,表現(xiàn)為怯寒,神疲氣短,心悸怔忡,動則心悸、氣短加重,四肢欠溫,自汗,胸悶,心前區(qū)疼痛而遇冷加重,舌質(zhì)淡胖,苔白或膩,脈虛細(xì)遲或結(jié)代。

    2)標(biāo)實證 有血瘀、痰濁、氣滯、寒凝之別。血瘀者,癥見心前區(qū)刺痛、絞痛,痛處較固定,疼痛較劇,日久不愈,伴有胸悶,舌質(zhì)暗紅、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弦澀或結(jié)代;痰濁者,癥見胸悶明顯,兼有心前區(qū)疼痛,體型肥胖,常吐痰涎,舌苔膩,脈滑;氣滯者,癥見胸悶脹滿,心前區(qū)陣陣隱痛,痛處不固定,時欲太息,精神不舒暢時易發(fā)作或加重,或兼噯氣,兩脅脹痛,脘腹脹滿,舌苔薄白,脈弦或弦細(xì);寒凝者,癥見心前區(qū)卒然疼痛如絞;遇寒冷易發(fā)作或加重,手足不溫,易出冷汗,舌苔薄白,脈緊。

    本病常表現(xiàn)為本虛標(biāo)實證。如心氣虛和血瘀的證候同時出現(xiàn),即稱為“氣虛血瘀證”。

    2。食療中藥

    1)山楂 既能抗心肌缺血,能降血壓、降血脂,是較理想的防治冠心病食療藥,尤適宜于兼高血壓、高脂血癥者。每日食用9-15克。

    2)薤白 又稱野蒜、小蒜,為中醫(yī)治療胸痹、心痛之常用藥,有理氣、寬胸、通陽、散結(jié)的作用。常用于冠心病證屬陽虛、氣滯或痰濁者。每日服用9-12克。

    3)百合 有寧心安神和潤肺止咳作用。冠心病癥見心煩、心悸、失眠者可常服食本品。每日服用9-30克。

    4)龍眼肉 即桂圓肉,有補(bǔ)心脾、益氣血的作用。凡冠心病而心氣虛證候較明顯者,可常服食本品。每日服用9-30克。

    5)桑椹子 有滋陰補(bǔ)血、生津潤腸作用。冠心病而有陰虛表現(xiàn)或便秘者可常服食。每日服用9-15克。

    6)茯苓 能補(bǔ)脾滲濕,寧心安神。適用于冠心病證屬心氣虛而癥見心悸、失眠者。每日用6-12克。本品有抱松根而生者,稱為茯神,其寧心安神作用尤佳。

    7)酸棗 有養(yǎng)心安神作用,其中尤以酸棗仁作用最佳。冠心病有心悸者可服用本品。每日用量為9-30克。

    8)菊花 有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對冠心病有一定的療效。常用量為9-15克。

    9)桃仁 有活血化瘀及通便作用?捎糜诠谛牟∽C屬血瘀者。常用量為6-9克。

    10)肉桂 有助陽散寒、溫通經(jīng)脈作用。冠心病證屬陽虛、寒凝、血瘀者,可適量服用。實驗證明,本品有抗心肌缺血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對防治冠心病有利。常用量為1。5-4。5克。

    11)干姜 有散寒溫經(jīng)、回陽通脈等作用。冠心病證屬陽虛、寒凝者可服用。常用量為3-9克。

    12)大蒜 實驗證實,大蒜的有效成分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并有降血脂、抗血凝作用。冠心病患者宜常服食。

    13)海藻、昆布 實驗表明,二者均有降血脂、降血壓作用,可減輕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高血壓者可常服食。

    3。藥膳復(fù)方

    1)山楂菊花代茶飲

    2)菊槐綠茶飲

    3)菊花山楂粥

    4)雙耳湯

    5)山楂決明湯

    以上均見“高血壓病”藥膳復(fù)方。

    6)首烏菊花代茶飲 制何首烏12克、菊花9克,煎湯代茶飲。適用于冠心病或兼高血壓者。若證屬偏陰虛或兼有陽亢證候者,服用此方尤宜。

    7)桃仁山楂代茶飲 桃仁6克、山楂12克、陳皮3克,開水沏或煎湯,代茶飲。適用于冠心病瘀血證較明顯者。

    8)薤白山楂粥 薤白9克、山楂12(鮮者均加倍),洗凈,與粳米100克同煮為粥,日服1-2次。適用于冠心病胸悶、心前區(qū)疼痛明顯者。

    9)大蒜粥 紫皮大蒜30克,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分鐘后撈出。然后取粳米100克,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重新放入粥內(nèi),混勻,煮成粥,早、晚溫服。冠心病兼高脂血癥者可服用。

    10)首烏百合粥 制何首烏15-30克,以沙鍋煎煮,去渣取濃汁,與洗凈的百合30克、枸杞子9克、大棗6枚、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共煮為粥,早晚服食。冠心病偏陰虛者宜服食。

    11)姜桂薤白粥 干姜3克、薤白9克(鮮者均加倍)、蔥白2莖,洗凈,切碎,與粳米100克同煮為粥,撒入肉桂末0。5-1。0克,日服1-2次。適用于冠心病證屬陽虛或寒凝者。

    12)海藻昆布湯 海藻30克、昆布30克、木耳15克、黃豆200克,共燉煮,加少量調(diào)味品后服食。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高血壓者可常服食。

    13)雙參山楂酒 人參6克、丹參30克、山楂30克,置于瓶中,加白酒500克,浸泡半月后即成。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適用于冠心病證屬氣虛血瘀者。

    14)養(yǎng)心活血蜜膏 龍眼肉、桑椹子、百合、茯神、酸棗仁、丹參各60克,山楂120克,紅花30克,煎煮3次,合并濾液,濃縮,兌煉蜜適量收膏。每日服2-3次,每次服20-30克。冠心病有心氣虛、心陰虛和血瘀表現(xiàn)者,可常服此蜜膏。

    《叁》 充血性心力衰竭

    各種心血管疾病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可引起心臟代償功能的不全,出現(xiàn)一系列臨床癥狀,即稱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醫(yī)多依其癥狀稱之為“心悸”、“怔忡”、“喘咳”、“痰飲”、“水腫”等。藥膳食療可用于輕癥的防治,或較重病癥的輔助治療,以及病后調(diào)養(yǎng)。

    1。常見病型

    1)虛證 表現(xiàn)為心及脾、腎等臟的氣、血、陰、陽虧虛。心氣虛者,表現(xiàn)為心悸氣短,疲乏無力,動則喘憋;心血虛者,表現(xiàn)為心悸頭暈,面色不華,倦怠無力,舌質(zhì)偏淡,脈細(xì)弱;心陰虛者,表現(xiàn)為心悸不寧,心煩少寐,頭暈?zāi)垦,舌質(zhì)紅,少苔或無苔,脈細(xì)數(shù);心陽不振者,表現(xiàn)為心悸不安,胸悶氣短,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舌質(zhì)淡白,脈象虛弱或沉細(xì)數(shù)。氣血虛者每兼及脾虛,陰虛者常又涉及肝腎,陽虛者則常累及脾腎。

    2)實證 主要與水飲、痰濁、瘀血有關(guān)。癥見心悸眩暈,胸脘痞滿,形寒肢冷,小便短少,下肢浮腫,惡心吐涎,舌苔白滑,脈弦滑者為水飲;癥見心悸短氣,心胸痞悶脹滿,痰多,食少腹脹,或有惡心,舌苔白膩或滑膩,脈弦滑者為痰濁;癥見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作,或見唇甲青紫,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結(jié)代者為血瘀。

    患者場度有虛證,又有實證,表現(xiàn)為本虛標(biāo)實或虛實夾雜的情況。

    2。食療中藥

    1)百合、龍眼肉、桑椹子、酸棗、茯苓等均有養(yǎng)心安神的作用,已在“冠心病”食療藥物部分介紹,心衰患者亦可以經(jīng)常服用。

    2)蓮子 有養(yǎng)心安神、益腎補(bǔ)脾的作用。凡有心悸、心煩、失眠、多夢者,常服食本品有益。

    3)豬心 有補(bǔ)心氣、安神志作用 藩悸、怔忡、失眠者可煮食之,并可根據(jù)辯證加入適當(dāng)藥物同煮 鼎心、梅花鹿心等亦有類似的作用。

    3。藥膳復(fù)方

    1)圓肉百合粥 龍眼肉、百合各15-30克,大棗6枚,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共煮為粥,早晚服食。適用于心衰有氣虛、陰虛、血虛表現(xiàn),經(jīng)常心悸、氣短者。

    2)蓮子酸棗粥 蓮子(去心)、酸棗(不去核)各15-30克,大棗6枚,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共煮為粥,早晚服食。適應(yīng)癥同上。

    3)復(fù)方棗茶 炒酸棗仁、龍眼肉、桑椹子各15克,水煎,代茶飲。適應(yīng)癥同上。

    4)龍眼棗仁芡實湯 龍眼肉、炒酸棗仁、芡實各12克,煮湯,睡前服。適應(yīng)癥同上。

    5)洋參益心蜜膏 西洋參30克、麥冬150克、龍眼肉250克、炒酸棗仁120克,水煎3遍,合并濾液,濃縮,兌適量煉蜜收膏。每日早晚各服15-30克。適用于心陰不足癥見心悸心煩、失眠多夢、口干咽燥者。

    6)人參養(yǎng)心茶 人參3克、炒酸棗仁15克、茯神9克、陳皮3克 跺湯,代茶飲;或開水沏,代茶飲。適用于心氣不足癥見心悸氣短、疲乏無力者。

    7)桂姜人參粥 桂枝6克、干姜6克、人參3克、大棗8枚,煎煮,沸后改文火煎成濃汁,與粳米100克、紅糖適量共煮成粥,早晚分2次服食。適用于心陽不振癥見心悸氣短、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者。

    8)參□附子粥 熟附子6克,煎煮1。5-2小時,加人參3克(或黨參15克),黃□15克,紅棗8枚,繼續(xù)煎40分鐘,取汁和棗,與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加適量紅糖,稍煮,早晚分2次服食。適應(yīng)癥同上。

    9)玉竹速溶飲 玉竹250克,洗凈,先以冷水泡發(fā)后,加水適量煎煮,每20分鐘取藥液1次,加水再煎,共煎3次,合并煎液,以文火煎煮濃縮,到稠粘將要干鍋時,;,待溫,拌入干燥的白糖粉300克,把煎液吸凈,混勻,曬干,壓碎,裝瓶備用。每日服3次,每次10克,以開水沖化頓服。適用于一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玉竹有補(bǔ)陰潤燥、生津止渴作用,F(xiàn)代研究表明,玉竹含有的強(qiáng)心□(鈴蘭苦□、鈴蘭□),動物實驗有強(qiáng)心、降血糖及類似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作用。臨床用于治療風(fēng)濕性心臟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臟病等引起的心力衰竭有效。本方對心力衰竭而偏于陰虛者尤宜。

    10)玉竹粥 玉竹15克(鮮者加倍),洗凈,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粳米100克,加適量水煮為稀粥,加入少許冰糖,稍煮一二沸即成。早晚分2次服食,5-7天為1療程。適應(yīng)癥同上?勺眉育堁廴狻④蜍、酸棗仁等藥,以養(yǎng)心安神。

    11)萬年青飲 萬年青3-6克(鮮品9-15克)、大棗8枚,水煎,代飲服。適用于一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萬年青為百合科植物萬年青的根莖,有強(qiáng)心利尿、清熱解毒作用。其所含的強(qiáng)心□萬年青□甲、乙、丙,有洋地黃樣強(qiáng)心作用。但有一定毒性,不可過量服用。

    12)玉竹豬心

    原料: 主料為豬心500克,玉竹20克;配料有罐頭荸薺50克,韭黃10克,雞湯40克;調(diào)料有精鹽2。5克,醬油15克,料酒10克,白糖、胡椒粉、醋適量,蔥、姜各6克,水淀粉15克,香油15克,植物油500克(實耗50克)。

    制法: 玉竹洗凈切片,加水煎煮濾液3次,合并濾液加熱濃縮至20毫升。豬心切薄片,放在碗內(nèi)用精鹽1克、水淀粉抓一抓 仿黃洗凈,切成寸段,荸薺切片,蔥、姜、蒜分別切成細(xì)末。取小調(diào)料碗1外,內(nèi)放料酒、醬油、白糖、味精、精鹽各1。5克,胡椒粉、雞湯、水淀粉、玉竹濃縮汁調(diào)勻,兌成汁芡,備用。取鍋置于火上,倒入植物油燒熱,下入豬心滑透,倒在漏勺中控油。鍋內(nèi)留油少許,重新上火燒熱,先放蒜末,再放蔥姜末炸出香味,然后放入荸薺片煸透,倒入豬心,繼而烹入兌好的汁芡,撒入韭黃段,翻炒均勻。淋入醋1克、香油少許,離火盛在盤內(nèi)。

    本品有養(yǎng)陰血、寧心神的作用,適用于心陰、心血不足的心悸心煩、失眠多夢以及肺陰不足的干咳、久咳、胃陰不足的煩渴、不思飲食等癥。又可作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保健食療菜肴。

    前述冠心病藥膳食療諸方也可根據(jù)辯證酌情選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四》 慢性低血壓

    慢性低血壓可表現(xiàn)為各種虛弱癥候,中醫(yī)多稱之為“眩暈”、“虛損”等。

    1。常見病型

    主要有氣陰虛與氣陽虛兩種。

    1)氣陰虛 表現(xiàn)為頭暈?zāi)垦,倦怠乏力,心悸心煩,氣短,口干咽燥,舌質(zhì)紅,脈多細(xì)。

    2)氣陽虛 表現(xiàn)為頭暈乏力,氣短神疲,怯寒自汗,心悸胸悶,四肢不溫,舌質(zhì)淡胖,脈虛細(xì)而遲。

    2。食療中藥

    可根據(jù)辯證酌情選用龍眼肉、茯苓、百合、酸棗、蓮子、肉桂、干姜、橘皮、甘草等食療中藥。以上藥物在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已做介紹,這里不再重贅。

    3。藥膳復(fù)方

    1)參桂燉豬心 豬心1個,洗凈,切為數(shù)片,置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加入黨參、黃□各15克,肉桂、桂枝各6克,當(dāng)歸12克,橘皮、甘草各9克,蔥、姜食鹽適量,文火燉爛熟,去藥。食豬心,飲湯。適用于慢性低血壓證屬氣陽虛者。

    2)加味生脈粥 人參6克(或黨參21克),麥冬、黃精各15克,橘皮12克,炙甘草9克,五味子6克,水煎,濾汁去渣,加粳米100克及適量水,共煮成粥。1日內(nèi)分2次服食。適用于慢性低血壓證屬氣陰虛者。

    3)治低血壓蛋糕 將黃□、沙參、白術(shù)、玉竹、熟地、黨參、澤瀉、茯苓、太子參各9克,當(dāng)歸、橘皮、谷芽、川芎、甘草、炒白芍各6克,桂枝3克,去凈雜質(zhì),使之潔凈,烘干,加工成細(xì)末。將雞蛋1000克打入缸內(nèi),加白糖900克,順著一個方向不停地攪約半小時,待出現(xiàn)乳白色時篩入面粉700克和中藥末,攪勻。將蒸箱架放入蒸籠內(nèi),箱內(nèi)墊細(xì)草紙一層,傾入調(diào)好的蛋漿料,□平,用旺火沸水蒸熟,撒上熟芝麻30克,切塊即成。低血壓患者可酌量服用。

    第四節(jié) 泌尿生殖系統(tǒng)病證

    《一》 急、慢性腎炎

    腎炎有急、慢性之分,臨床以水腫、蛋白尿和高血壓為特征 侗性腎炎多屬中醫(yī)“風(fēng)水”、“陽水”范疇;慢性腎炎多屬中醫(yī)“正水”、“石水”、“陰水”范疇。藥膳作為一種輔助療法,對于本病癥狀的改善和機(jī)體的康復(fù),均有積極作用。

    1。常見病型

    本病急性、慢性臨床表現(xiàn)不同,分型各異。

    急性腎炎

    1)風(fēng)寒犯肺,叁焦氣滯 表現(xiàn)為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頭面、四肢浮腫,或伴有胸悶、口渴、尿少色黃赤、大便干,苔薄白,脈浮緊或沉細(xì)。

    2)風(fēng)熱郁肺,濕毒蘊(yùn)結(jié) 頭痛,發(fā)熱,咽喉紅腫疼痛,口渴喜飲,開始頭面、四肢輕度浮腫,逐漸高度浮腫,尿少赤澀,大便干,舌質(zhì)紅,苔白,中心黃,脈沉滑數(shù)。

    3)熱毒內(nèi)攻,灼傷陰血 咽峽紅腫,咽后壁有膿瘡,或扁桃體腫大,或輕度浮腫,口干,尿少赤澀或如洗肉水色血尿,舌質(zhì)紅,脈沉細(xì)數(shù)。

    慢性腎炎

    1)脾腎陽虛,水濕泛濫 面色白或蒼黃,全身高度浮腫,腹部膨隆如鼓,肢涼怕冷,食欲不振,大便溏,小便少,尿色清,腰酸痛,舌質(zhì)淡而胖大,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象沉細(xì)或沉緩。

    2)脾腎兩虛,精血虧虛 面色蒼白無華,神疲體倦,腰酸膝軟,尿有蛋白,舌質(zhì)淡,脈虛弱無力。

    3)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表現(xiàn)為頭暈頭痛,視物模糊,耳鳴,五心煩熱,口干欲飲,夜寐不安,腰酸腿軟,舌質(zhì)紅,苔白,脈弦細(xì)數(shù)。

    2。食療中藥

    1)鯉魚 。玻辰镏貫貂庺~一條,剖腹洗凈腸雜,用黃泥封固,放在炭火中□焙,俟出白煙取出,待冷,研末為散。1日3次,每次溫開水送服2羹匙,服完為1劑,忌鹽。本方消水腫效果較好。適用于急性腎炎之風(fēng)寒犯肺、叁焦氣滯型,以及腎炎之脾腎陽虛、水濕泛濫型。

    2)玉米須 玉米須50克,加水600毫升,煎煮20-30分鐘,熬成300-400毫升液體,過濾后,每日2次分服。本方適宜于水腫明顯兼高血壓者服食,可用于急性腎炎之風(fēng)熱郁肺、濕毒蘊(yùn)結(jié)型,或慢性腎炎之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型。

    3)烏梅 烏梅炭,每日3克,分2次服。服至七、八周。本方對消除尿蛋白療效尚好,可用于腎炎之脾腎兩虛、精血虧虛型。

    4)茅根 茅根為最佳的利尿藥。用鮮茅根60克(干的30克)煎湯頻服。適宜于水腫、血尿患者?捎糜诩毙阅I炎風(fēng)熱郁肺、濕毒蘊(yùn)結(jié)型、熱毒肉攻、灼傷陰血型及慢性腎炎之脾。


    上篇:

    下篇: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甘肅隴中藥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 隴ICP備18003674號 設(shè)計制作 宏點網(wǎng)絡(luò)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40202000315號
    久久精品国产一级二级三级_免费国产黄网全在线观看_国产制服日韩丝袜86页_在线免费观看av

      <i id="2fpgz"></i>
    1. <video id="2fpgz"><input id="2fpgz"></input></video>

      
      

      <track id="2fpgz"></track>
      <b id="2fpgz"></b>
        <video id="2fpgz"><optgroup id="2fpgz"></optgroup></video>

      <source id="2fpgz"></source>
      <video id="2fpgz"><ins id="2fpgz"></ins></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