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有位丞相之女,年三十許,產(chǎn)后身體虛弱,飲食日漸減少,身體日漸羸瘦,時覺眩暈,步履蹣跚,丞相著急萬分,遍尋名醫(yī)醫(yī)治無果。一日,丞相之女昏昏沉沉、似睡非睡中夢到有位白胡子老頭走到榻前,手中拿著一枝好像樹根狀的東西,對她說,要想愈病保命,須到后山找到它,天天熬制濃粥,連服七七四十九天,即可健如常人。醒來后告知丞相,急命仆人遍山尋找,后找到一些植物的根莖,類似夢中夢到的樹根,熬粥服用,喝了兩月余,恢復如常,為報答神仙的恩情,起名為“神仙粥”。后來發(fā)現(xiàn)“神仙粥”就是山藥粥,即用淮山藥熬制成的粥。
山藥又稱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藥、淮山、白山藥,是《中華本草》收載的草藥,藥用來源為薯蕷科植物山藥干燥根莖。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jīng),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張錫純曰:“山藥色白入肺,味甘歸脾,液濃益腎,能滋潤血脈,固攝氣化,寧嗽定喘,強志育神,性平可以常服!毖芯勘砻魃剿幒械矸勖、多酚氧化酶等物質(zhì),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
山藥粥專治一切病老虛勞,兩千年前張仲景就用淮山湯治療虛勞氣血匱乏引起的百病叢生,后世民國時期,張錫純繼承仲景衣缽,發(fā)揚淮山藥的神奇功效,屢用重劑量山藥起沉疴,轉(zhuǎn)疑難之疾為簡單。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