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關于養(yǎng)生的理論和方法是極其豐富的,但重要的是--順時養(yǎng)生。正如《內經靈樞.本神篇》里所說:"故智者之養(yǎng)生也,必須四時而適寒暑……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視是活的意思;長生久視,是延長生命,不易衰老的意思。為何能延長生命呢?是因為"僻邪不至",僻邪,指不正之氣,僻邪不至,是說病邪不能侵襲。而病邪不能侵襲的關鍵又在于"順四時而適寒暑",這里中醫(yī)養(yǎng)生學里的一條極其重要的原則,也可以說是長壽的法寶。為什么這樣說呢? 《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里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內經素問.六節(jié)臟象論》里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這些都說明人體要依靠天地之氣提供的物質條件而獲得生存,同時還要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規(guī)律,才能發(fā)育成長。正如著名明代大醫(yī)學家張景岳所說;"春應肝而養(yǎng)生,夏應心而養(yǎng)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yǎng)收,冬應腎而養(yǎng)藏。"說明人體五臟的生理活動,必須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才能與外界環(huán)境保持協(xié)調平衡。這與現(xiàn)代認為,生命產生的條件,正是天地間物質與能量相互作用的結果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人類需要攝取飲食、呼吸空氣與大自然進行物質交換,從而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 祖國醫(yī)學理論認為,天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變化,人體也有三陰三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而自然氣候的變化,關系著陰陽六氣和五行的運動,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取決于六經和五臟之氣的協(xié)調。因此,認為人體的生命活動與自然變化是同一道理。同時,又認為自然界陰陽五行的運動,與人體五臟六經之氣的運動是相互收受通應的,這就是"天人一理"、"人身一小天地",以及"天人相應"和"人與天地相參"的"天人一體"觀。正如《黃帝內經》里所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這里的日、月,是指日、月的運行,也就是天體的運動、氣候的變化。 "天、地",古人是指整個自然界而言,"天地一體"就是說自然界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關于這一點,早在《黃帝內經》里就有明確認識,如《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里指出:"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這就是說,天地萬物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之間都是互相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的。天地之間有四時五行的變化,產生各種不同的氣候,在不同的氣候下,一切生物有生、發(fā)展、消亡的過程,人體五臟也有不同的變化,產生喜怒悲憂恐五志。"四時"就是每年的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jié),它的形成還得從我們生活的場所--地球說起。 地球每365日5時48分46(或45)秒繞太陽公轉一周,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年;同時,地球本身還在自轉,每24小時轉一圈,也就是一天。它的旋轉軸和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面有66.5°的交角,于是在公轉過程中有半年是北半球離太陽近些,有半年是南半球離太陽近些。在北半球的夏至,太陽直射在北緯23.5°緯圈上,在北半球的冬至,太陽直射在南緯23.5°的緯圈上,其他時候,太陽直射在這兩個緯度帶個之間,春分和秋分,太陽兩次過赤道天頂,直射在赤道上,所以地球公轉一周,太陽直射的位置在南、北回線之間往返一個來回,世界各地受陽光照射的情況也隨之出現(xiàn)有規(guī)律的變化,這就形成了有規(guī)律的季節(jié)交替。 四個季節(jié)里氣候各有特點,春溫春生,夏熱夏長,秋涼秋收,冬寒冬藏。但是它們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是一個連續(xù)變化的過程。沒有生長,就無所謂收藏,也就沒有第二年的再生長。正因為有了寒熱溫涼,生長收藏的消長進退變化,才有了生命的正常發(fā)育和成長。關于這一點,中醫(yī)學是這樣解釋的,如《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里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所謂"四時陰陽",指一年四時寒熱溫涼的變化,是由于一年中陰陽氣消長所形成的,故稱"四時陰陽",例如冬至一陽生,由春至夏是陽長陰消的過程,所以有春之溫,夏之熱;夏至一陰生,由秋至冬是陰長陽消的過程,所以有秋之涼,冬之寒。由于四時陰陽消長的變化,所以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物發(fā)展生長的規(guī)律,因而四時陰陽是萬物的根本。根本,即指萬物生和死的本源。 "六氣"是指自然界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這六種氣候是一年四季氣候消長進退變化中產生出來的,它們雖然各有特點,但又是互助調節(jié)的,因為有了這六種正常的氣候變化,才有一年溫、熱、涼、寒和生長收藏的陰陽變化,所以自然界的氣候可以互相調節(jié),以利萬物的生長發(fā)育,并使整個自然界氣候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一整體是在不斷運動變化的,是有規(guī)律的。遵循和利用這個規(guī)律,維持陰陽動態(tài)平衡,對人類有益,破壞這個平衡,則會"災害至矣"。 "人以天地之氣生",還指人類生命的起源,源于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源于太陽和地球,特別是太陽的火和地球的水。 萬物生長靠太陽,一切生物,歸根到底,依靠于太陽的光能和熱能。光和熱是地球上生命的能源,如果缺乏足夠的光和熱,生命就不能發(fā)生和存在。恩格斯說過:"我們的地球本身也只是由于有太陽熱才得以生存下去……如果沒有太陽所放射到我們這里的排斥運動,地球上的一切運動都一定會停止"(《自然辯證法》)。我們日常吃的食物,直接或間接來源于植物,用的燃料也來源于植物。來源于其光合作用,其能量來自太陽,所以沒有太陽,就沒有地球上的生命。
上篇:
下篇: